Sunshine & Water's Blog

Sunshine & Water's Blog

文化群落? | 身边的宣教

在谈到教会如今为何缺乏宣教时,不仅仅是因为教会贪恋世界而忘记了。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教会不知道如何去做,毕竟传福音的使命依然回响在各个教会的讲台上。传福音被当作向身边人传道,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的事情,于是渐渐有着传福音与宣教的区分。宣教则被当作跨越国境、民族区域的传道。由于把这样的跨域认识为需要很多的资源支持,也需要有人全职的服侍,一般教会难以承受。在教会规模不大、也没什么生命成熟的工人时,宣教就自然淡出教会的视野。

然而,即使在国内,由于旷阔的地域和接受的信息不同,同样民族和同样城市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的文化间因为人们追求不同甚至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年轻的学生和职场中年人,他们之间看待生活和生活的方式就不同。另外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沿海一带更早开放地区的人与内陆本地人也会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会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简单来说,大家虽然同是中国人,但是大家的言行举止明显是不同类型的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像国与国那种明显,但是也可以看作是不同的文化群落,而每个文化群落则吸引着相似人的集合。

图片摘至《普世宣教运动面面观》中文章:
<了解文化> Lloyd E.Kwast 著 金继宇译

那么,教会实际上是面临着身边的跨文化宣教问题,或者说是近文化宣教。有时这种差异因为自身文化群落不断吸引相似人群,会越来越凸显文化群落的特征,加剧与其他文化群落的不同。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教会传福音的难度,教会实际不得不考虑这种文化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宣教。

可是教会并非都对人们在文化上的差异和由此带来的需求敏感,往往以一个教会的习惯来要求和定义身边非基督徒的需要和当他成为基督徒时何为正确的信仰。比如在基督徒圈子内有一些“社会”知识份子,他们接触基督教的原因里有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政治优越性。在面对国内的独裁、泯灭人权的某些事件时,西方的国度就成为人们向往的目的。那么当把西方——特别是把美国今天的政治溯源于基督教清教徒时,自然基督教就成了他们所原意接纳的宗教和正确的政治思想。在接纳之后,回到国内的现实环境中,用真理去纠正现实错误的想法也就自然而生。所以,他们一些人会特别地表明反抗的态度,做活跃在网络的各个群里、在文化上呼吁着国家的改变,并认为如此方才显出真基督徒的本分。

但是在另一些基督徒看来,他们这样的行为是愚蠢的,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把众多教会和基督徒搞到政府的对立面,让教会于政府的关系陷入不可调和的敌对当中。这样的看法也有其道理,因为政府也是人所组成的,何况基督已经明确地教导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的祷告”。一些政府中人的确也未敌视基督教,很多人只是还未碰到一些原意”道成肉身“的基督徒给他们传悔改与拯救的福音。

对教会来说,基督徒中两种不同的看法则需加以注意和重视。前者的表现或许激进,但是也体现出了在当今政治环境下一群有思想之人的热情和勇气。后者虽然保守,但每个人都不应忽视这个国度的政策压力和影响是需要生活在这个国度内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基督徒)所应当参与和建设的;但是很多人却对此漠不关心,只想着如何读经、祷告和生命更新。双方看起来都有一种利用信仰逃避世界的想法。前者需要忍耐和爱、后者需要行动。教会需要承认两种不同的观念的事实,发现各自的优势与欠缺。针对性地进行传福音或宣教的事工,并且更需要在日后的牧养中让双方都从各自的局限中超越出来,更多地活像基督。

类似地,接受不同教育的人、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也会出现一些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继而也会有不同的需求表现。

教会在不能做出跨文化、跨国度的宣教时,可以把这样同一国度、同样种族人群的观念差异当作一种宣教的操练。如何接纳和进入不同观念的文化群落中,如何尊重他人的自由和信仰表达,如何放弃自身信仰生活中那些附加的、当作是”正常、正确基督徒生命“的传统就是教会可以操练的内容。如果同文化、近文化的宣教都不能执行时,跨文化的宣教当然会被今天的教会敬而远之以至慢慢遗忘。从历史上看,一个在爱心与耐心中保守,固步自封于自身传统的教会最终将会失去传福音的动力,成为被神弃绝的”以色列民“。


另:这种差异也在影响着教会成员的构成,继而影响着教会和团契的分类。年轻人教会或老年人教会、学生团契或职场团契,知识分子教会或农民工教会。这种区分有一定的好处,可以更好地吸引类似的人。但也需要注意神是包括一切的神,他爱所有的人。长期的文化区隔有可能产生对其他文化群落的偏见甚至敌视,这是教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教会和团契彼此间联结的一个障碍。这就是同一城市里,各自教会不能合一和联结的原因吗?

阳光雨露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 + 8 =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最近更新

随机内容

归档
分类目录

邮件订阅

订阅后,请访问邮箱以确认!

打 赏

可长按保存图片至本地后进行二维码识别。

扫码不方便?

若在微信内打开,也可以通过“跳转至公众号打赏“。

联系邮件:ii@iioioi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