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 Water's Blog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unshine & Water's Blog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不同认知对回应圣经的影响

在《吃血的问题》中,一个思路是利用对“心”的认知变化来说明“活物的生命在血中”只是古代人类的不完全认识。由此得出不吃血并没有比吃肉更尊重生命,真正的尊重生命也就不在是否吃血上。鉴于此种路径,如果有一天人类对时间、宇宙、物质、灵魂、意识等的认知出现变化,是否也会做出有别于现今对圣经教导的回应呢?

灵魂与意识

通常的印象里,可能是受到神话故事的影响,人们对灵魂的认知是一种附着在肉体之类的意识,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就好像故事中的哪吒,只要灵魂不灭,也可以用莲藕重塑肉身。而被鬼附身的肉体,因为内中的灵魂变化,也就不是那个原来的人。

在圣经中也有:肉身死亡,灵魂归于神;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不要怕杀身体,而要怕杀灵魂的等看上去灵魂乃是人之根本的含义。也就常有基督徒盼望着灵魂的得救和永生,深切认识到肉身的罪;也不害怕立即的死亡,因为想着死亡后灵魂可以与神同在。于是在世上生活时变得无畏和勇敢,肉体经历贫穷、病痛、折磨和死亡都毫不顾惜。这点让人认为灵魂是不朽和永存的。

但教会从圣经中也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并非仅仅是灵魂,乃是生气(灵魂)与肉身的结合。人之堕落同时表现为肉身的衰败和灵魂的破败,这也是圣经所启示之救赎将要带来的果效:灵魂更新和全新肉体一起的复活。可能人们因为知道肉身的必朽,从而容易舍弃肉体,放弃肉体的需求。不过,从复活的真实果效来看,灵魂其实也是朽坏而需要更新,但人们可能并不太愿意承认和放弃现有的腐朽灵魂。也许是受人们对究竟什么才是“自我”的认知影响,希望灵魂不会改变(保留:习惯、记忆、情感等)才能保证自己是原本的那个自己。甚至如果灵魂是由某种“质料”所构成,最好这些“质料”也不会改变,否则一个“复制”的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吗?这点上涉及人对自我存在的定义,具体如何或许还有待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但被重生的人“里外都被圣灵所更新”是肯定的,至少基督徒需要重视今生这个与自己灵魂相结合的肉体,这样才是对自我这个人的重视。如果愿意舍弃肉体,那么灵魂也可能需要同等的对待。

既然完整的人属于灵魂和肉身的结合,那么对灵魂的认知是否属于一种错误。灵魂或许并不存在,灵魂所代表的自我意识只是一个完整人的表现,并非要弄出一个看上去可以脱离肉体单独存在的灵魂才能让人拥有意识。即没有肉身和灵魂的区别,一个完整的人就是有意识和行动的肉体。或者意识就是依附于肉体大脑的结构和化学反应。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模拟和复制一个人的意识至网上,这也可以说是诞生了一个新的灵魂,复制与被复制的二者在复制行为发生后彼此独立,仅仅是相似的过去。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被归结在神的权柄之下,就好像人用神创造和维持的物理法则和物质建造了一个以往不存在的实物。只不过人们可能很难接受“灵魂”可以被人制造的情形,更愿意把灵魂归为神所独有的创造。好像人如果可以制造灵魂,人类灵魂的特殊地位就不复存在,人类也就没有优越于动植物乃至其他“没有生命”事物的地方,人类的道德框架也会变得毫无意义。然而,这可能只是人类对于自身灵魂来源方式的固执坚持,就好像人们认为纯手工制作比机器生产更有价值,不过是害怕机器生产带来的普遍和廉价。如果神就是用已经创造的规则和事物形成灵魂,人也只有接受神如此的权柄。如果这种“自我意识”的功能不丧失的情况下,人类根本不能以不同来源方式为借口,减损道德和责任,依然要敬畏神并以神为乐。

也许不远的未来里,随着算力的进步和人体科学的发展,人类真的可以制造出人工智能,可以备份意识。这并不会削弱神对世界的权柄和大能,因为一切都是本于他。也许人类永远也造不出人工智能,无法涉及到专属于神私密的灵魂领域。我想,圣经作为真理可以多一点用于指导人类的现实生活,乃至影响和引领未来的人类发展方向。少一些无聊的争执和有限认知下的固执所形成的律法枷锁。

阳光雨露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3 × = 27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分类更新

最近更新

随机内容

归档
分类目录

邮件订阅

订阅后,请访问邮箱以确认!

打 赏

可长按保存图片至本地后进行二维码识别。

扫码不方便?

若在微信内打开,也可以通过“跳转至公众号打赏“。

联系邮件:ii@iioioi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