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7章
介绍:
弟兄姊妹们平安,今天很荣幸可以来到“XXX教会”……
我们先一起阅读一遍今天的经文。
(阅读经文)
引言
今天我讲道的题目是《永远的国——教会如何在神的应许里》。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唯有神的国才是永远的国,这也正是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所盼望的。我们期待神的国完全实现的那一天,期盼神快快地来到。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期待或期盼有没有根据。或者说我们凭什么相信神的国会实现、凭什么相信神的国就是永远的国呢?在今天的经文里,就有关于这永恒国度的信息。
段落结构介绍
我们先过一下经文的结构。撒母耳记下7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事件的起因和背景。大卫的想法:打算为神建殿。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展。上帝的回应。上帝的回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神拒绝了大卫要想为神建造圣殿的想法,但是应许了大卫的后裔可以为神的名建造殿宇;另一方面神给了一个极大的应许,神应许要为大卫建立家室、要坚定他的国、也要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7:11、12、13)。大卫的家和大卫的国必在神面前永远坚立(撒下7:16)。
第三部分,事件的结尾。大卫对神的回应祷告。大卫的回应祷告也是两面,一是向神的感恩;二是求神成就祂所应许的一切。
应许的地位与重要性
在犹太人的历史上有两个影响他们深远的应许,一是在创世记12章神呼召亚伯拉罕起来时,应许他的后裔要建立大国;另一个就是今天经文中对大卫的国直到永远的应许。在大卫时代,以色列人认为从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开始、每一代以色列人所一直期盼地大国终于实现了。那么神怎么看呢,在神看来大卫当时的国并不是应许中的国,因为大卫的国很快就会分裂、继而毁灭。只是,神在这个时候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给了一次更新,这个更新就是把应许的大国的一个特点说得更加具体——那就是有一个永远坚立的国。这表明,神的旨意并不止于大卫在迦南地所建立的那个国家,神的计划乃是一个更久远和更大的国度。今天我们知道,这个国度就是主耶稣的国,也就是神的国,是我们所已在的天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在经文中对大卫的这次应许也关乎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也关乎我们今天的教会。于是,今天我想主要讨论也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永恒国度的应许,今天我们的教会如何来回应?我们可以从今天的经文中学到什么?
大卫当时统治的国不是那最终永远的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每个皇帝都期望自己“万岁万岁万万岁”。像秦始皇,就梦想着成为千秋万代的始皇帝、期望长生不老。当今天的经文里,神拒绝大卫的想法,并告诉他只有等他死了之后,他的后裔才能建造圣殿时,我们不知道大卫会作何感想?
并且从圣经列王记、历代志里,我们知道大卫的国家传到所罗门之后就出现了问题,当所罗门的儿子在位时国家就分裂了。大卫当时统治的国家其实并不会一直存在,并不是要一直存在到如今、到以后,成为神应许的那个永恒国度。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大卫有一颗爱神的心,但从神的应许来看,大卫当时的统治并不会持续太久,他也看不见未来的圣殿。
1、上帝或许会拒绝人的计划,但依然会赐下丰盛的恩典
从7:1,我们看到大卫正处于一个“安靖”的状态。前面的经文(5、6章)显示大卫取得了胜利,做了犹大和以色列的王。也打败了非利士人,把神的约柜迎到了耶路撒冷的帐幕里。后面的经文(8章)显示大卫又和很多人打仗,并且得胜。于是,这个“安靖”的状态就如同我们在繁忙的工作间歇放了一个七天的长假。对于我个人来说,遇到假期我都会放下工作好好休息,什么也不想去想、什么也不想去做,我就喜欢安安静静地呆着。当然许多人可能和我不同,会规划一些旅游计划,但总之是为了放松和休息。但是大卫并不这样,本来可以好好利用假期去走走看看、放松度假,大卫却在这个安逸的时刻想到了神,可见大卫的心里一直思想着神。大卫想到自己住在香柏木的宫殿里,而神的约柜却在帐篷的幔子里。于是,他就想要为神建造殿宇。按我的想法,大卫真的做得不错,真配得是被神喜悦的人。既然神喜悦大卫,那么神也一定喜悦大卫建造殿宇的这个想法吧。这也是人们通常的想法,神喜悦谁,一定喜悦他做的每一件事、会成就他的每个想法。
但是,从经文中我们看到神并没有同意大卫为他建造殿宇,并且说的是“你岂可建造殿宇给我居住呢?”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责备。神也回顾了领以色列出埃及以来的历史,祂并没有吩咐过人要为祂建造殿宇,表明祂从来就不认为祂需要殿宇。读了圣经的我们更知道“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神居住,谁能为他建造殿宇呢?”(代下2:6)所以,虽然大卫想法看起来很好,但是让神居住在一个人手所造的渺小的殿宇里其实是对神的不敬。
然而,谁又知道神真正的伟大呢?大卫可能算是第一个想到神、想到神还没有殿宇的人。在神未有完全展示祂自己的伟大和崇高时,人也只能按照人有限的想法和关心去思考神。所以我们看到,神其实并没有就此惩罚大卫,看上去更是认可了大卫的心意,给予大卫极大的奖赏。神要常与大卫同在、使大卫得大名(7:9),并且还要为大卫建立家室、使大卫的国永远坚立、使大卫的国位直到永远。并且神也应许要给大卫一个后裔,使这后裔为了“神的名”建造殿宇。
我们可能会奇怪,神怎么是这样呢,到底是责备大卫呢还是喜悦大卫呢?我想这是我们人不如神圣洁的地方。神会责备我们的不是,因为我们人本是软弱的,加上罪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很可能“即使出于热心、出于好心”也会做出冒犯神的事情。神当然要指出我们对他的冒犯,因为神的全然圣洁的,但是神也会记念我们的热心,给予我们丰盛的恩典。如果要一个人即出于好心又做好事,这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人总是有限的,人的行为总是受到人有限的思想所支配,再加上罪的影响,人很难做出“好事”。我们常常说好心办坏事,大概就是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好事,只是我们心中以为而已,真正对他人的影响很可能并不能令人感到喜悦。就像通常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长辈们可能会“关心”晚辈们的工作、婚姻状况一样,这个的“关心”有时真的非常尴尬、让人无所适从。
然而神知道我们的软弱,他乐意加给我们各种丰盛的恩赐。就像大卫一样,神虽然拒绝了祂的提议,不代表神就不喜悦大卫这个人。神后面极大的应许和恩赐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想要为神做点什么、或者我们教会也想为神做点什么,但是我们的想法和计划可能并不能得到神的同意。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用伤心和气馁,仿佛神不接纳我们。神是查验人心的神,他会明白我们的心意。
虽然如此,我们也理当尽量思想神的旨意,努力做到符合他旨意的事情。
教会:如何发展与存在?
1、家庭教会想要做大做强,神却使它的存在受到威胁
比如现今情况,家庭教会未来的发展就是一个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按照传统的想法,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教会可以做大做强,我们以为教会做大做强了就是神喜悦的事情,我们以为教会越大越强说明大家的信心和生命越好。
但是神并没有如此随我们的愿。也不是说我们教会的牧者不用心,弟兄姊妹们不尽力,大家在传福音和关怀邻舍的需要上可能已经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但是,神让疫情发生,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网上聚会”的办法、我们不得不控制一下聚集的人数,甚至很多弟兄姊妹因此而流失。同时神也允许了来至于政策的压力,教会受到冲击、行动受到限制。可以说,家庭教会的生存的环境是越来越困难,不过困难还不禁于此。
特别有一次的行走祷告,当我去到江北嘴时,看见那里的教堂都已经开办了餐馆和图书室。可以吸引人们到教堂旁边坐坐,甚至可以借着一些装饰图画、书籍传递信仰的信息时,我是真担心家庭教会未来如何生存。这些教堂的做法其实正是我心中曾经的愿望,我们希望有一个大大的聚会礼拜的地方,我们希望有一个属灵氛围浓厚的餐馆或咖啡厅可以让基督徒们休息聊天,也可以在其中与人分享福音。这些他们都做到了,而我们家庭教会在如今的形势中却做不到这些。此消彼长,家庭教会该如何存续?
当有一天,我们看见身边曾经熟悉的身影已不在旁边的座位时,我们会作如何感想?我们是简单地继续求神让教会拥有更多的人,还是思考为什么人们会离开,神籍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希望教会和我们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2、对教会的存在形式保持开放
我们教会是2015年的时候建立,那个时候我们就想未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做出一个人数众多的教会。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控制每个教会的人数、控制每次聚会的人数。于此同时,因为教会人数减少,那么教会的奉献相应也会减少。如果我们人数控制在10~20人之间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奉献来支持全职的工人、也没有太多资源去开展一些事工。或许短时间,我们可以依靠别的教会生活,但是长久来看,或许将来的每个教会都会变得比较缺乏。如我们所料,后面几年的形势越来越紧,许多曾经的“大教会”都受到了冲击。很多教会在冲击下难以为继。但是我们教会存在和发展了下来,我们正因为没有全职工人,反而可以将许多的奉献用于支持在各地宣教禾场上的工人们,也正是我们自己不足,我们反而更开放和渴望与不同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产生更多的连接。感谢神,这是神的恩典,让我们不是又大又强时也可以参与到一线的宣教事工当中。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大教会”渐渐开始化整为零,分出了很多的小组。结合互联网的手段,大家依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链接和一起聚会。特别疫情以来,网络敬拜和网络讲道似乎正在被广大的教会和基督徒所接受。这样的结果,反而是更大范围下的基督徒得到连接。以前我们可能只能亲身地见到几个、几十个本地人,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见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并且可以与他们一起参与敬拜、一起高唱哈利路亚赞美神。现在有一个全国牧者联祷会,从2020年疫情开始,每天晚上均有一次网上的联合祷告,每次参加的人数平均400~500牧者、同工。距今(9日)也是709天,也就是709次的联合祷告,这不得不说是神籍着疫情给中国教会带来的一次难以想象的恩典和福气。感谢上帝,也许神会使用这个联祷来改变整个国家。
我想,以前我们可能只是要想把教会的礼拜堂做得更大、参加的人数更多,让大家看起来很热闹。但是神让现实告诉我们的是,重要的是基督徒们如何真诚地来到神的面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时间地来归荣耀给祂。如何让遍地都充满神的荣耀,而不是充满我们教会的荣耀。我们需要对教会的存在形式保持开放,无论是大还是小、无论是网上还是线下,基督徒们不都可以在基督里合而为一地敬拜神吗。
2、上帝或许会让一切都过去,因为他有更美好的计划
让我们回到经文,我们从神对大卫的应许中可以看到神恩典的丰盛。不过,假如我们站到大卫的角度,我们能否像大卫一样感恩呢?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是很忌讳说一个人死、特别说一个皇帝的死。但是神的应许中却明明说到:大卫啊,等你寿数满足与列祖同睡,就是等大卫死了之后,大卫的后裔才会为神的名建造殿宇。并且神对大卫国度的应许看起来也不是在大卫身上成就,神并没有告诉大卫他可以一直活在世上。
神的计划很美好、很丰盛,但可能不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甚至神像对待大卫一样就明说了这和你无关,这是你后裔的事情。
教会:不是每间教会都会长久存在,神的教会却永远长存。
1、宣教、植堂,门徒训练、让更多的工人起来
如同大卫的国一样,我们今天聚会的教会可能也不是神计划当中那个要存续到永远的教会。可能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教会要建立多长的时间,我们潜意识会认为教会自然会一直存在。因此,在教会将一直存在的这个意识里,我们自然想到的就是教会如何延续下去。继而教会事工的焦点就在“宣教、植堂”上面,以及为了更多宣教和植堂而开发的门徒训练、呼召更多的工人。让教会更大或持续,这看起来是教会呼召和训练工人的唯一目标。这个特征可能在教堂里体现得更多一点。但是从整个教会的历史来看,很少有教会能够一直存在。那么,教会事工的焦点仅仅停留在“宣教、植堂”以及“门徒训练、呼召工人”上是否合适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教会不会一直存续下去,那么教会的事工仅仅是为了教会如何长期存在就是不合适的。
2、对教会的存在保持开放,留下一些永恒的成果
比教会长期存在下去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吗?当然是有的。虽然我们某个具体的教会不会长期存在,但是神的教会(无形的教会、广义的教会)必定是要长期存在。于是,当我们教会在建立时,我们最多就考虑了一个10年的计划,我们觉得我们的教会能安全地存在10年就不错了。从15年到现在,大概5年半,快6年了。一开始是在我家聚会,前年开始植堂,经过去年一年的运行。根据情况的变化,今年开始我们把两个聚会点合在一起,暂时停掉了我家的聚会点。期望今年开始能够有一些愿意一起植堂的弟兄姊妹,在江北渝北重新建立教会。实际上就是我家的教会无法更好的存在下去了。那么这样来看,教会的事工应该做些什么呢?
从经文中我们看见大卫他没有能如愿地为神建造圣殿,他建立的国家也很快地灭亡。但是神的应许会一直存在,并最终地实现。大卫留下的是信心和跟随神的榜样,是信仰的传承。从列王记、历代志里就有很多地方提到:神为了纪念祂与大卫的约,就饶恕和忍耐以色列人的罪,给予他们恩典和引领。大卫对以色列民的影响深远,这不在于他留下了多少财富和留下了多么强盛不衰的国家,而是留下了跟随神、信靠神的榜样。这是如今我们看待教会、安排教会事工时值得思考的事情。于是,我们教会在建立之初就设定了一个限定性的原则。不要一味地强调大家要起来、要赶紧起来服侍教会、去宣教、去传福音,不要把大家的时间都耗在教会、都耗在教会的种种事工上;大家首先要在自己的家里、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活出自己的信仰。我们不想让人们把时间都放在如何去开拓教会、如何去给陌生人传福音的事情上,人们首先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周围活出信仰。不单单是在教会里的时候才祷告、成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样子,生活中更需要是一个谦卑的基督徒的样子。我们不想大家拼命地让教会快速地增长,开展各种教会活动,而是要把自己的信仰真正活出来,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照顾好家人的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中可以把信仰流传下去。就像神在申命记里对以色列人说的:“我今日所警教你们的,你们都要放在心上,要吩咐你们的子孙谨守遵行这律法上的话。因为这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事,乃是你们的生命……(申32:46~47)”。
比起我们整日都把时间花在如何让一个可能(应该是很大概率来说)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的教会长期存在下去上,让我们的信仰在我们家人、我们的家庭中传递下去可能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的信仰不能传递到下一代,那么我们今生的努力、今天所建立的教会谁来继承?像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一样,再好的国家,当所罗门离弃神时,这个国家注定要灭亡。因此,我希望大家对教会的存在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仅仅是在教会里服侍,也关注下信仰的传承,关注如何留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耶稣基督的国是那永远的国
我们知道,唯有耶稣基督的国才是那永远的国。神对大卫的应许,在耶稣基督的身上才得到真正的应验。一方面耶稣基督按着肉体说是大卫的子孙,另一方面他也是神的“独生子”,是从神那里得到了管理万物的权柄。神的国就是他的国,他将掌王权直到永永远远。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永恒国度里,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
1、耶稣基督作为“人子”继承了大卫的国,作为“神子”继承了神的国,两个国合二为一。
耶稣基督最重要也是最奇妙的身份就是:他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他是以色列民历代以来所期盼的弥赛亚、是神应许的“大卫的子孙”、是神应许的将要作王的“基督”;他也是神,是“神子”,他将要君临天下,掌管万有。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西1:16)。
这样就解决了一个大卫之国的缺陷,也完美地成就了神的应许。大卫的国只是以色列民的国,他对世人的影响和祝福是有限的。虽然称之为大国,但是相比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来说其实并不大,甚至相比我们国家也显得很小。并且大卫的国是由人来统治,是人就有罪,即使如大卫也会犯罪而影响国民(撒下24);更何况他的儿子离弃神导致国家灭亡。有罪之人统治的国怎么能永远存在呢?但是神让祂的独生子“道成肉身”通过童贞女玛利亚降生为人,在血脉上就成为了大卫的后裔,同时他依然是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唯有他的全然圣洁与完全才能真正统治好一个国度。并且他的国不再是世界上的国,仅仅统治一方一隅,他的权柄是掌管一切有些无形的受造物、整个宇宙都在他的统治之下。他的国也是建立在基督徒的心里,因为没有人可以从神那里将他的羊夺走,所以他的国也必定会是永不朽坏的国。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神的国,这个永远的国。好像两个国度的合一,即是管理这个世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国度,又是一个属灵的国度。正如我们在基督里与神合一一样,永远的国是一个从大卫而来的人的国与从天而来的神之国的合一。
教会:既在基督里,也在人世间
1、永远只有一位王、一个国
但是,我们常常面临世界权柄的辖制。当我们看见教会依然存在于这个人世间时,我们并不能完全地满意。教会在世界上不能敞开地来敬拜神,也不能公开地来传福音。就像3月1日即将要施行的《互联网宗教信心服务管理办法》,家庭教会在网络上的事工看起来将无法继续,教会将失去在这个时代最佳信息传播平台上发声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形下,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神在哪里,神的国又在哪里?耶稣基督真的作王了吗?我们真的在神的国度里吗?
但是我想从神在亚伯拉罕身上的计划、到给大卫的应许、以及这些计划和应许的成就,在这样一个穿越千年的奇妙旨意当中,我们可以相信并信靠神。无论这个世界的权柄如今多么邪恶、多么悖逆神,神的旨意永不落空,即使千年万年,神的应许计划和应许必定成就。因为这个世界都在神的权柄之下,即使恶人所行的也是在神的管辖当中。因此无论世界上存在多少国家、国王、总统;无论他们有多少权柄。其实,只有一位王、只有一个国,就是神和神的国。
2、在不同的群体中成为“桥梁”
教会可以看作是神的国度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缩影,教会既在基督里,也在人世间。当教会在基督里,那么教会必然要思量神的事,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在凡事要敬虔、要追求神的旨意,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但是,教会也在人世间。在人世间就会受到人世间罪的影响、受到邪恶势力的干扰。但是从神对我们的呼召来说,他并没有让我们离开世界,而是应许了在世界上时保守我们脱离那恶者。
由此可见,教会不是一个逃避世界的避风港,教会要成为这个世界与神的“桥梁”。就好像主耶稣是人和神的中保,是我们的大祭司。教会也被神使用来在人世间保守祂的儿女之同时,也不断地传扬祂的救恩。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通过教会来得救的。那么教会如何架起不信之人与信主之人,乃至人与神之间这个桥梁就是我们如今值得思考的事情。
2、大卫求神的应许(计划、旨意)成就
在经文中,大卫已经给了我们一种可行的方式。当神给予大卫这个极大的恩典、应许时,大卫的回应是什么?是向神感恩、是求神来成就祂的应许。
我们一起读一下经文撒下7:25~29。
(读经……)
特别有一句:因你启示里的仆人……,所以仆人大胆向你如此祈祷……现在求你赐福与仆人的家。我们看见大卫并没有在这样的恩典中喜悦而耽搁太久,他立刻就按着神的应许来求神,并且求神“现在”就成就。不是明天、不是将来,而是现在。这种“立刻的祷告”和求神“现在就成就祂旨意”的信心在如今不是那么容易见到了。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求告主名:合乎圣经的祷告神学》,作者用一本书的内容专门研究应该如何祷告,从旧约到新约整全地考察之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祷告最重要的就是“求神亲自使祂的旨意成就”。
教会:求神的旨意成就、在神的应许里
因此,综合今天的经文。看到神对大卫一片好心的拒绝,看到神有着一个更加美好的计划和应许给予大卫以及大卫的家。以及大卫立刻回应的祷告,我想在今天,我们的教会需要三方面的事情。
1、祷告、祷告、祷告
这里祷告不仅仅是为了教会的发展、教会的存在、以及弟兄姊妹的需要,这些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祷告题目。但是我们既然在神的应许里,在神应许的永恒国度里,那么首先要求神亲自来成就祂的旨意。这表明我们对神权柄的降服、不是我们操控神,乃是神掌管一切。如此可以像大卫一样,一片苦心被拒绝依然可以降服于神并献上感恩。
并且,事实也如此。万物的存在和万事都成就都是神的大能,我们只是神使用的工具、祝福的管道。那么祷告,并求神来成就就是最“理所应当”的事情。
我记得以前我们教会有几个月的时间里因为种种原因,只有6、7个人参加礼拜。那时我想,不行,我们一定要多传福音,否则这个教会就跨了。然后我就去开始努力给别人讲福音,但是一直毫无起色。慢慢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失败后对传福音也感到怀疑,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后来开始祷告,求神来成就祂的旨意,如果神愿意教会继续存在就使我们知道该怎么去做才能让教会复兴。有一天,神在祷告中感动我,祂让我知道教会复兴的办法就是要多传福音。可是这不是和我以前想到的和去做的一样吗?但是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很多弟兄姊妹恢复了稳定的聚会,也带来很多身边的朋友家人信主,教会一下子就增长了。
从此以后,我发现祷告是一个必不可少又极其重要的事情。健康的教会不能离开祷告。
2、努力、努力、努力;开放、开放、开放
教会和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经文中的大卫,时刻想着神的事,努力去想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讨神的喜悦,如何做才能成就神的旨意。才配得算为神的儿女,才是一个忠心的仆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时刻准备好自己冥思苦想、或者又特别感兴趣的计划被神拒绝。我们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因为神的道路非同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我们容易被眼前的环境所影响,也容易被自己的软弱所局限。因此我们特别需要保持谦卑的心态、保持开放地去接纳神不同的带领。求神不要让我们的软弱成为祂旨意成就的绊脚石,求神赐给我们一个开放的心,让我们可以随时接纳神的恩典和神奇妙的带领。我很感谢神,你们教会有这样开放的心,可以给我在这里讲这么久的机会、忍耐我这么久。但愿今天所讲的都符合神的心意,成为我们大家的祝福。
3、愿人永远尊神的名为大(7:26)
教会的最主要目标应当是为了神的荣耀,正如经文中大卫向神的回应“愿人永远尊神的名为大”。我们知道,神创造的目的本就是是为了祂的荣耀,那么祂一切旨意的成就,包括对人的救恩也是为了祂的荣耀。因此,愿人永远尊神的名为大就是教会自然而然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于是,一间教会是否存在、存在多久、多大并不是主要的问题,真正重要的是要人有正确的信仰、真正地归荣耀与神。
最后,我想分享一位属灵前辈的话语,作为我们今天的共勉:
1、立定志愿,凡我心中认为最能荣耀神,且与我自身有益的,我必终身力行,不拘是在现在,或是在无穷的将来。我决心力行我所认定的天职,为全人类谋幸福。无论遭遇任何困难,即使挫折繁多而艰巨,我亦决心如此行。
2、立定自愿,不断努力,以求获得新方法,新机会,来推进上面所立的志愿。
——《爱德华兹选集》:爱德华兹的70条立志
结语:
在神的应许里,是在神的恩典里
在神的应许里,是在神的旨意里
在神的应许里,是在不断的祷告里
在神的应许里,是在开放的未来里
在神的应许里,是在神永恒的国度里
6 comments
大卫造殿宇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出于私心,当时的宗教背景是外邦君王造殿宇是为控制神明。大卫提出要为耶和华造House,话说得冠冕堂皇,但被耶和华损了一通,说我不要,我不住人的House,不受人的控制,我反而要为你造House,你要搞清楚是谁为谁建立House。我不是你的仆人,你才是我的仆人。这一段是有个House的文字游戏:谁才是王。
当时的宗教背景不等于就是大卫的信仰情况。
①神看起来是举了历史情况来说明他不在乎住殿宇,而不是祂不想被人控制,神并没有直接斥责大卫想要控制祂。②另外其他经文,从徒7:46来看,形容大卫用了“祈求”,这也不像是为了控制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当时的宗教背景不等于就是大卫的信仰情况。①神看起来是举了历史情况来说明他不在乎住殿宇,而不是祂不想被人控制,神并没有直接斥责大卫想要控制祂。
——如果不在乎,住不住House无所谓,何必一定不住呢?神坚拒大卫的意图,不愿入住大卫起意的圣殿,这里有问题。如果直接写”你想控制我”,很Low,House贯穿这章经文,反复出现,作者的意图和趣味就在这里,这是高明的手法,表现大卫的潜在动机。
②另外其他经文,从徒7:46来看,形容大卫用了“祈求”,这也不像是为了控制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大卫和扫罗最大的不同是大卫知错能改,他后来的祷告,是一个摆正位置的祷告。所谓有灵性,不是不犯错,而是能纠错。
这段经文,鲍维均在2018年的港九培灵会上有个分析,供您参考。
https://www.hkbibleconference.org/cn/all-sermons/90th/1031-2018-90th-2/4089-%E8%B0%81%E5%BB%BA%E8%B0%81%E5%AE%B6%EF%BC%9F.html
首先一个共识可以申明一下:神在这里阐明了祂是建立House的哪一位,祂的领域主权、祂的恩典,这点上显然没有异议。
其次,大卫是否出于私心我觉得需要注意:
1、是否所有不符合神计划的事情都是错的?
2、是否所有不符合神计划的想法都是错的?
这里面的一个问题是人的有限,有限的人显然不能完全符合神的计划,那么这样人就一定要被定义为“错”吗?或者说如何进一步区分“错”里面是出于一个好的想法、不好的想法还是两种想法的混合。如何来定义“不符合”、“错误”与“罪”……
人的動機神或許可用,不等於神都贊成。不過這不是我的主旨。我之前所説無非是提出——這段經文的key word “house”是直接證據,文學手法而已,經文作者的寫法,揭示出大衛建殿動機。僅此而已。
关键字虽然如此,但动机就是有各种可能性的猜测。拐我的意思是弯太多不如直接根据圣经最直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