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广告
朋友圈(4)
有一个产品,好处不得了。
有一个产品,点钱都不要。
有些产品以某些明星代言为荣,有些产品以某某TV做了广告为资本。但是一看使用人数 简直惨不忍睹。
有谁敢说自己的产品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
除了我们《圣经》,一个也没有!
全世界二十多亿人是基督徒,这个还需要谁代言?还需要谁来站台?真相就是这么触目惊心,谎言怎能经得起人心和历史的检验。
有时候,我会特别在意如何用一些知识来说明信仰,包括我对神学的态度也是如此,好使我可以在解释圣经的时候不至于前后矛盾或是视觉狭隘。但是当我关注微商的时候,发现他们从来不用逻辑知识来推销他们的产品。明星代言、权威电视台的广告、个人的案例等常常作为主要的推销形式。这或许会让我这样注重知识逻辑的人觉得很low,不过这些方式真的可以打动人,至少会让人不那么怀疑其真实性。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方式也不是很有效果的。相比成功的微商,死的更多。究其原因,可能一直以来是我的误区,人们并非简单因为对真实性的怀疑而不愿意来了解一个产品或了解信仰,而是出于自身没有需要而觉得没有必要来了解产品和信仰。但是,一旦有了需求的意愿,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真实性。所以两者也常常是相互交叉,当你以为他人是在怀疑真实性时,其实他是表达自己不需要;当你以为他人是在表达不需要时,其实是在怀疑真实性。
这样说来,微商日以继日的发朋友圈打着各种广告,其实不是为了打动你我,而是为了让某一刻正好又需要的人能够在第一时间看见它家的产品。所以,你反感或者不反感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当你需要时你自然会去询问。不过有一点,太反感拉黑了就不好了,所以做微商要有尺度,每天都告诉人我在卖什么但又不遭人拉黑是合适的。
回到信仰,在平时我们可以做的工作大致也和微商一样,告诉大家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可靠和真实的。我们不能让人产生对信仰的需求。圣经也是说一个人的得救是神的工作,是神给了人悔改的心,才会接纳所听的道。虽然如此,好的推销可以让人把他内心的需求发现出来。人总是会有需求,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往往把真正的需求转化为一种外在的现象层面的需求。就如人都希望健康,但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坚持合理地锻炼身体。于是,人就有了去健身房的需求,但是健身房本身并不能提供坚持和健康。健身房的赢利点也就在于办卡的人多,实际锻炼的人少。
因为人不明白信仰,所以即使有对信仰的需求也难以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而每个人基于神的创造,都是有所需求的,这需求只有神才能完全满足。因而宣传福音时可以留心他人真正的需求,并用信仰加以解释。不过,人们通常更接纳可见的、触手可及的解决方案,信仰相较来说要婉转一些。这是很大的障碍。
传福音真的是一个需要温柔和忍耐的事情,一个人得救只能出于神的恩典。好在基督教的人数、明星、个体案例完全超越所有的微商,稍加说明应该可以对人产生一些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