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印刷术发明之后,使得圣经变得普及。不在是神职人员的专享书籍,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己看到圣经。神的话语不再是只能从弥撒时听到,于是人们开始了一轮有意思的思考。然后宗教改革就发生了,打破了当时教会的压制。
今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很容易地得到讲道和分享信息。人们也应该再一次地思考,为什么要有一个相比之下不那么好的主日讲道存在,教会领袖的作用是什么?教会的作用是什么?
圣经谈论监督的资格时有一条:善于教导。善于教导并不仅至善于讲道,更可能是在前后标准所要求的人际关系中可以影响到人。能够建立关系是监督众多标准中内涵的重要一点,这是一个谦卑、乐于接待远人、温和、在人前有好名声……的人。因此,善于教导也就是指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然后在关系中身体力行地实践或讲出来,让人看见并明白神的真理。
在一个信息时代里,信息的传播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讲,只是一种方式。许多年前就有一些机构开始了多媒体事工。或许为来更是会有沉侵式的体验,让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看见和经历圣经的真理。人们似乎不需要一段关系就可以获取许许多多的圣经知识。但没有关系,圣经知识就变得无用。因为爱神爱人是最大的诫命,且爱神的体现是爱人,没有关系何谈爱人爱神?于是,在一个网络上有着丰富属灵资源,但又很容易脱离关系的时代里,教会领袖存在的重要意义就可以是努力建立一个人们之间的团契关系。教会的作用也就相较之下突显为一种关系,而不是传递知识。这或许就可以理解一些没有传道人的教会为什么会存在和发展了。因为技术的发展,知识获取的路径已经发生变化,对一部分人来说教会已经不是主要的路径喝。
当然,现阶段也有一部分人上网有困难,不太适应技术的发展。传道人和教会还有以前模式的需要。或许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渐渐会发现这种需要会微弱许多。不过,网络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如何在海里的信息里分辨出真正重要的信息则是值得谨慎的事情。即使像唐崇荣这样的名牧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异端的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获取缺乏一种沟通的讨论,这或许是身边传道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帮助人们分辨,因为假设传道人在圣经的学习上已经有了一些投入,了解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更多一点点;或者只是提供一些不同的参考意见,出于对一个信息的不同看法和回应。另外,基于传道人可能更多一点点的经验,也可以给予人们在选择何种信息、或怎样获取信息、有先获取那种信息提供一些参考的路径。比如谈到神学,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先从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开始,或许可以看看近现代的著作更容易。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系统神学开始,或许先了解一下教会历史、圣经神学更好。而有的人可能是伦理学上没有一贯的原则,而不是需要更多一些诸如心理学或圣经神学的知识。
总之,时代在变技术在变。门训作为教会重要的目的之一,也应该有所调整。那些以神学培训为纲,缺乏关系的模式应该做出调整。而未来还会有新的变化,不要用传统的模式阻碍了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