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 Water's Blog

Sunshine & Water's Blog

2022年总结

继续上一年的套路,如下:

工作

今年也是动荡的一年,离职后遗症的影响微微淡去,人生的道路又摆在面前。前者使人留恋于过去,对各种环境诸多不适应;后者使人奋发向前又义无反顾。今年的工作主要还是在财务和信息化两个方面,额外增加了一点新媒体的平面设计和文字编辑。

主要的经历是前面大半年在一家公司弄财务方面的建设,从核算体系、方法到制度和软件。其实财务不难,难的是每个公司具体的情况。形式上的不同公司与项目,到实质上的集团架构;多企业的利润与税收平衡、数据治理和分析都还是有比较可行的套路和方法。然而,一切形式都是因人而定,搞不定人就搞不定工作。这份工作的未来应该是值得期待和满意的,同事也很和谐,只是后来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工作和生活。人生或许就是如此,没有人会知道未来会如何。

于是,今年收入下滑70%以上,还好可以应付房贷和基本生活。因此终于可以停止无聊添加购物车的坏习惯,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但是工作总是要做的,只是工作的方式有千千万万,定义工作之成就也会因人而异。有的挣钱,有的挣灵魂。在永恒面前,没有什么高下之分,都是人的本分。

从10月份开始,逐渐期待和规划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服侍方向上。这涉及到学习装备、策略和计划,以及一个机构的入职。看起来都很慢,要拖延到23年去了。

服侍

服侍只是工作的一个领域,只是许多人没有接触过,以及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加班挣钱,因此被认为它不是工作。但是人人皆可服侍,这也是未来工作的目标之一吧;至于挣钱与否,也是有很挣钱的人才在,只是不是我。

今年在教会的讲道大大降低,因为有新讲员的加入,每月只讲一次,算上在别的教会讲道也不超过20次。小组也因为疫情的原因断断续续,及至年底因大家分散等各种原因而停止。总的来说,今年是尽可能的停止了一切讲道以外的活动。一开始是想在大脑衰败之前抓紧学习,后来则是考虑和探索未来服侍的可能性方向。另外,我的感受是任何一项团队合作的活动,如果没有祷告和团契关系时间,则是缺乏动力和无法长久的事情。二者缺一不可。这会是以后活动中会注重的问题。

今年做了“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和“释经”两个系列的分享,看起来效果有好有坏,两者都需要更多时间。

H2O的大家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不再是我们教会自己的事情。

对于未来服侍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也在文字:《我的异象与呼召》提到过。

陪伴与辅助

这点并非是基于我在《王者荣耀》中无敌辅助的表现,而是基于身边基督徒对新生命和成长方向的期待。一些人是靠着自己的激情来到教会和参与教会的各项活动,由此也对如何成长和成熟缺少足够的认识,导致生活中的信仰流于形式和限于教会活动。继而呼唤错位的牧养或遮盖,或者限于已有而无结果的神学争论;或者投身于无涯而虚幻的学海;或者陷身于律法的种种高墙;但在生活中毫无建设性的成长,甚至生活和情绪都每况愈下。这是令人担忧的一件事,仿佛教会只是靠各种流于形式的活动把人笼络在一起,编织起虚幻的天堂让人短暂地沉醉其中,而缺少真正的生命流溢其中。生命应当不止于积极进取地定睛于美好的盼望,也包括在困境中艰难的苟且;生命不只是个人的头脑开发,也在人与人之间的鸡毛蒜皮;生命不完全是神学的探索,也包括科学的进取……

于是,我希望与人们彼此分享生活和生命,不是谁培训谁,谁辅导谁,彼此成为短暂生命中某一个阶段或者时刻的过客或伙伴。如此,也是为了避免教会牧养中的权威堕落和防止随波逐流的个人信仰。

植堂

这或许是我不可绕过的事情,一方面代表了我对信仰回应,另一方面也属于我对未来的期待。一些想法已经在《服侍的期待|植堂的想法》一文中聊过,主要是期望于在现有教会和教会联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动员和扩张。我认为这是一个符合实际和现实环境的方式,也是避免教会陷入自我美好而失去福音动力的考虑。

祷告

祷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不那么吸引人坚持。于是计划每周有一天到教会“值班”。

22年继续浏览了一些历史上先辈们的祷告,以及近代对祷告的著述。经过《启动超自然》一书,特别是在祷告中对神主权的等候以及相信大能成就之间的张力与平衡有了新的认识和经历。也尝试开始医治的祷告(如:《感恩(8):药灸和祷告》)。我是觉得教会不应该放弃在祷告中对超自然的期待和寻求,有时这种寻求被“神有自己的时间”给消灭了,使得祷告中带着“愿神按你的旨意,而不是按我们的旨意成就”的字句成了没有信心的表现。

学习

由于时间的增加,下半年又增加了一门课。书籍阅读也更顺利,在10月份的时候就达到了去年的阅读量,于是后来就看了几本网络小说作为消遣,每本都是好几百万字,感觉就浪费时间了。

教牧

为了更好的教牧服侍,特别选了《教牧书信》这门课。了解了保罗在教牧领域中的一些议题,从教会对真理的传承、女性在教会里的角色、监督的资格,到教牧劝勉和激励等等。主要的感受并不是在于课堂上相关议题的逻辑和争议谁更合理,而在于实践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神学观点和行为一致。许多的实践并不能完整体现一个人的信仰坚持,只是在各种权威的观点中妥协和摇摆。这可能是缺乏足够思考的原因,更大的问题在于所信的是什么,为什么我要如此行。

对女性在教会里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加上对环境的“政治性考量”,我现在倾向于支持女性成为教会的领袖之一来平衡男性在教牧领域上的缺陷(文字:《教会服侍中的女性角色》、《教会服侍中的女性角色2》、《教会服侍中的女性角色3》)。

这门课的作业里,我关注的是教会生活应当涉及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目标和形式如何在线上实现。看起来还不错,课程结束后又扩展了些内容,特别想到一些观点对于肉身参与活动的偏执,都加在《教牧书信中的教会生活》一文里。这看起来是我当前很感兴趣的一方面,后续期待更深入地研究,目前所掌握的内容看起来还有许多缺乏。

这门课中的感触也写成了《成熟之路:从家长制到长老制》,不过现在看起来,家长制的阴影一直存在于长老制的教会里。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什么才是真正生命好的基督徒/成熟的基督徒这一问题,迟早会回归到家长制堕落后的黑暗当中。

也从《成长小组——如何带领小组的培训课程》、《一对一门徒培育》、《一对一门徒培育》几本书中有些收获,后续可能体现在未来的服侍当中。特别是《成长小组——如何带领小组的培训课程》一书,我是觉得一个有活力和建设性的小组,应该要考虑小组的退出机制(文字:退出机制|团契小组的目标)。否则,人们会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变得无聊,小组最终走向沉寂而令人厌烦。

启示录

启示录作为一直看不太懂,各种稀奇古怪的解释又很多的书卷,诸如把疫情、国际战争当作末世来临的标记。甚至我认为身边许多教会和基督徒对启示录的引用和解释都是毫无道理和混乱的,就像以前所获得的教导:不冷不热是指对神不冷也不热。

这次终于迎来了一次免费学习的机会。这门课正在学习当中,只是看了必读书籍《启示录神学》(包衡)都很有收获。大致来说,解释圣经时对书卷体裁的认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解释的方法,启示录作为一篇书信,它的象征符号不应该被随意的“属灵”解释来套用现今的历史,结合成书的时代的处境是更值得考虑的方式。(文字:作业 |《启示录神学》阅读报告

心理学

心理学不是我热心的学科,但似乎又是一个在教牧实践中绕不开的话题,所以今年开始有一些简单的了解。阅读了两本书《圣灵的劝戒:合乎圣经的辅导》、《整合心理治療》。看起来前者更像是一位基督徒对心理学发表的不成熟之观点和实践,后者则是有则一定心理专业基础之基督徒的观点。类似地,有时基督徒会表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仿佛只要信主和掌握了圣经真理就可以做好一切事情而不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我当然也属于其中之一,评论过许多自己不曾了解的专业。

当然《圣灵的劝戒:合乎圣经的辅导》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洞见(文字:读《圣灵的劝戒:合乎圣经的辅导》),就是世俗的心理学所缺失的罪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这也在《整合心理治療》中被提到,这可能是基督教心理学区别与世俗心理学的一个明显标志。

各种心理学的对比可以参考《心理学与基督教:五种观点)》一书。

今年依然有一些值得推荐书籍:

赫曼•巴文克论荷兰新加尔文主义》。通过大师的论文,加深对改革宗信仰的认识,特别是国家信仰实践的考量,值得二刷。

基督教思想史》。这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随着知识的增加,阅读中也有了新的收获和洞见。基督教的思想是在历史中不断回应和演变,这些演变看起来五彩缤纷各不相同,却又都源于立根基的基督。但是,回应中的各种方式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前人的坑不应成为今时继续的阻碍。然而不幸的是,许多的坑都还挺深。

作山上之城:教会建造论文集》。这算是难得的、活着的、近几年中国大陆关于教会建造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不像那些成名已久的著作,本书很有时代感和处境化。

《启动超自然》。我想我们从圣经中应该能感受到信仰不止于理性和知识,更有超自然的神迹奇事相随。但是我们现今似乎里这样的圣经记载很远,我想我们不应该放弃对神超自然的盼望,本书可以突破和弥补理性和知识的局限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祷告解密:经历与上帝一起的敬畏和亲密》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祷告。

启示录神学》。提供了一个严谨的视角来认识启示录,从启示录的文体、神论、基督论和圣灵等议题,到最终强调的基督徒对启示录的回应,使本书成为一本很好的阅读启示录指南。而具体的经文解释可以参考《Osborne启示录注释》、《房角石卷18下:启示录》。而罗伟的《启示录注疏》无疑是华人领域中比较各种解释启示录观点最丰富的著作吗,有一种看一书等于看N本书的感觉,不过文字稍显冗余。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大公司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被照搬,不过其中包含的理念还是值得关注领导力方面的人们参考。即使不那么在乎领导力的人也可以从这些大公司的文化中了解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刚阅读完这本书就传出Kindle撤离中国的消息,真是阅读界的损失。

点击访问我家书单,有需要可以相互借阅,查询码:“1314”。

文字

去年一共写了43篇,今年达到了109篇,看起来是实现了去年写更多的期望。今年一共写了13.48万字,使得整个网站文字达到了69.35万,大大超过前面许多年的积累。

9月份和6月份每篇文字的平均数量超过3000,看起来是去年个人想法最活跃的时间。6月份的主要来源是教牧书信课程和当时的热点,9月份只有一篇《恋爱|一些问题》。这也大概是我写文字的动力,一方面是学习感想,一方面是回应一些热点。但我其实更希望编故事,就像一直烂尾的系列:希望和绝望

去年感觉灵性低谷时,为了对抗而写了感恩系列,发现生活中神与身边人的美好。特别感谢神让我拥有如此美丽的家人。

11、12月份由于疫情封控,写了许多方舱日记、封楼日记等等。现在看起来,那段时间也是神保守的时光,我们一家都很平安、喜乐。

有一些是针对教圈内实践问题的关注,这些关注可能在中国教会并不突出,像《堕胎的问题》。而身边教会可能会在意《吃血的问题》。对于类似这些具有许多不同观点的话题,今年单独开了一个页面:争议问题用于汇总。主要目的是期待人们有更多的视角可以看待这些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为了在释经和讲道方面提供一些参考,记录下自己在准备讲道时的想法和考虑,也写了《草稿:诗篇6》、《太7:13~27草稿》。我想表达的是,准备讲道有时并不那么枯燥,可以有很多的想法和浮想联翩。但是最终要取舍一些话题,以及限制自己的解释以符合圣经。

给昕昕的故事也准备一个系列:大灰狼的故事,看起来又懒而耽搁了。

去年一个好的议题“多维福音中的贫穷-富足文化”,很可惜今年上半年因为自己的状态和工作而被耽搁了,只有一篇《贫穷-富足(二):神的富足》。我认为这方面的思考有助于中国本土化的传福音事工,更好的理解传福音的对象和解释福音的恩典。

教会这个系统化的视角在二刷《系统之美》一书后,也有一些新的收获在《教会这个系统(三)》里,我们总不能仅仅把教会当作神会自然而然就照看事情,既然是基督徒家,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望这个家。

去年其实特别在意的是这方面《成熟基督徒是哪样?》,如何让人们可以从容地在教会和教会以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或者一句话来说:做好自己当前应当做的事情。但是这篇并没有写完,看起来并不简单,留在2023年继续学习与思考。

每月文字如下:

Invalid ShortCode...!

生活

生活中有些变化,小孩开始上幼儿园,下半年也有更多时间陪伴她,接送了一段时间就因疫情而关在家里。

到健身房一段时间的科学锻炼。不过锻炼的成果全都毁于疫情封控。

特别感谢神让今年的家庭氛围更和睦友爱,妻子依然为此付出了许多,很温暖。

家里的布置得到了很大的调整,扔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也计划了进一步的调整方向,会更整洁和温馨。

奶奶始终要找各种理由给小孩喂饭,这个问题成了养育孩子中最大的矛盾。

大家都很健康。

希望

妻子工作后可以得到更多时间的休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神也带领她和感动她,坚持她的感动。

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更克制,大家都身体健康。

H2O的大家可以有更多的合作,特别是在植堂和交换讲台方面。也希望有更多教会可以参与到H2O里,最终成为一个本土化、可持续的宣教事工。希望明年可以参与新建一个小组乃至教会。

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可以过一个简单而健康的生活,可以更多时间用于神学学习,争取3年内完成50个学分。同时也转移一些课程到本地的培训中。但是我还没想好是否要寻求募款,或许只有募款才能支撑更多的服侍投入。

也希望明年教会有新的弟兄姊妹起来讲道,教会在各方面都增长。

阳光雨露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38 + = 40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最近更新

随机内容

归档
分类目录

邮件订阅

订阅后,请访问邮箱以确认!

打 赏

可长按保存图片至本地后进行二维码识别。

扫码不方便?

若在微信内打开,也可以通过“跳转至公众号打赏“。

联系邮件:ii@iioioii.com